“終端包場”的緣由
談起日化“終端包場”,在日化行業里流傳圣廣的一句話:“做終端找死,不做終端等死”。相信大家對這句話都會深有體會,做終端就是必須付出代價,不做終端就是等死,也就會跟不上市場發展步伐,容易被市場淘汰掉。
在日化行業中,讓筆者感到欣慰的是,“終端包場”卻成了舞臺上的模特美女,那么美麗、那么吸引眼球、那么誘惑人,各個都想去擁有,可是這個需要付出代價。
日化“終端包場”從2000年在廣東珠三角東莞、深圳誕生至今,已經有了十多年的發展歷程:
在2000年,中國日化市場的“終端包場”剛興起,在廣東珠三角東莞、深圳等城市就出現了一些二、三線品牌的經銷商,當時,中國區域性日化市場處于日益競爭激烈的態勢,特別是南方區域廣東市場,經銷商采取了“終端包場”操作的市場策略,實行對賣場、中小型超市等渠道壟斷性操作,意圖是把控渠道占有和壟斷市場銷售,快速占有市場份額。
那時候的大多數經銷商都是個體私營經銷商,由于當時市場渠道的擠壓和外來品牌的沖擊,二、三線的品牌經銷商都實行“終端包場”操作,讓自身經營的品牌能在賣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快速搶占市場份額。那時候的經銷商一般都是進行區域性市場的中、小型超市實行承包壟斷銷售,防止同類產品的介入競爭。后來,承包壟斷銷售逐漸演變為在賣場超市買斷日化貨架銷售、壟斷所有產品供貨權(除了外資大品牌外)、獨占有日化促銷權等的一種承包壟斷性銷售模式,即“終端包場”模式。#p#分頁標題#e#
另外,化妝品生產基地都比較集中在廣東省,當時,日化品牌競爭白熱化程度比較明顯,品牌廠家也紛紛搶占日化終端賣場銷售,但是,面臨這樣的高額進場費用,許多廠家都不愿意自己去操作,而且給了經銷商去運作,然后配合經銷商協作終端操作,給予相關力度的支持,讓經銷商自己去運作與管理。在一些KA大賣場和A、B類的超市,幾乎都是外資品牌的天下,廣告宣傳力度較大,外資品牌占有的排面陳列位置多,占有銷售額比例也很大。而對本土日化品牌來說,進場門檻都很高,黃金陳列位置幾乎很難得,能談進去的就是偏僻和角落性的位置,本土日化品牌占有的排面陳列位置都不是很大,甚至有些本土日化牌子都不能進場,那時候本土日化牌子進場的機會很小,幾乎都是讓利談條件和用“錢”說話,才能談得攏進場銷售。當時,對于經銷商的想法來看,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把本土日化品牌進駐賣場,而且跟賣場超市談條件,買斷貨架陳列位置和實行“終端包場”銷售,這樣才能保證品牌在市場上的形象地位和產品銷量提升。
從那時候市場運作來看,個別日化廠家都不愿意自己去操作,風險性高,怕投錢出去運作,錢回不來口袋里面,然后都是給經銷商去開展市場,獨立運作終端,那時候許多“終端包場”的經銷商運作的都賺到錢了。他們通過嘗試在賣場和A、B類的超市進行貨架買斷,給其他競爭品牌設置障礙,同時在密集型的市場促銷和終端拉動,使產品銷量大幅度快速提升;在得到快速發展后,“終端包場”的經銷商降低了風險性,為快速提高終端產品的銷量及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革和設立新的運作機制,為了提高和鼓勵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加大了多名賣場導購員配置,從底薪、獎勵和升職方面進行鼓勵,這種鼓勵方式經過一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和效果,并在廣東珠三角等城市迅速得到推廣,慢慢在廣東省個別區域和廣東周邊市場的中、小型賣場超市得到克隆、復制、推廣等,并且逐漸向中國內陸市場推移。#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