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灣“塑化劑”風波影響,消費者對飲料安全愈發關注。PET塑料包裝瓶是安全的,而PVC則有安全隱患。據研究,不僅塑料瓶本身,假如外包裝用了PVC的話,都有可能含有塑化劑,從而滲透到飲料當中。
1.“PET”標志難尋
在我過幾乎所有的碳酸飲料、奶茶、礦泉水、乳酸菌飲品都是采用塑料制品作為外包裝的。
大部分飲料瓶的瓶底都會印有一個含“1”或“2”數字的三角形,其周圍還會寫上英文字母。數字“1”代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字母為“PET” 數字“2”則代表高密度聚乙烯,英文為“HDPE”。這些塑料標志主要是為了便于回收再利用,如果懂行的話,消費者就能通過這個標識知道所其使用的塑料制品是由什么材質制成的,也會放心使用。最早使用PET瓶包裝飲料的企業是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他們用1.5升的PET瓶取代1升的玻璃瓶,結果使零售額上升了27%。之后,PET容器包裝的食品和飲料漸漸占據了飲料包裝的主流。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使用PET作為飲料外包裝的比例或達57%左右。由于其材質輕、透明度高、耐沖擊不易碎裂,而且可以進行文字和圖案印刷,因而廣受青睞。#p#分頁標題#e#
但有意思的是,走在包裝材料前沿的可口可樂公司“PET”標志反而難以在飲料包裝上發現。可口可樂的一款“美汁源果粒橙”就沒有把標志直接印在瓶子底部,而在其表面的凹凸顆粒上才能找到。
康師傅茉莉花茶的“PET”標識則藏在了其外包裝紙的內部,必須要撕掉這層紙才可以看到。
按“GB/T18455-2010包裝回收標識”的要求:體積超過100毫升的塑料包裝瓶和包裝物,必須以直覺外觀注明塑料種類的循環符號,印或刻制在該塑料包裝材料中。
此外,若按(GB-T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標志”就指出,飲料上的這一標志全稱應該是“含回收再加工利用塑料制品的標識”。該標識一般為黑色,也可以用其他醒目的顏色,要求不易褪色或者不易脫落,模塑制品標識的顏色可以與制品的顏色相同。國標也稱,每件制品一般為一個,標志設置的位置應按照產品標準的規定。一般應位于塑料制品的明顯處。#p#分頁標題#e#
PVC不適合用作飲料外包裝
上述(GB-T16288-2008)國標中也指出,對本身不便或無法標識的塑料制品,可在其外包裝上進行標識。
市面上大多的飲料包裝瓶都由“PET”、“HDPE”或者“PP”材料制成,能在其瓶底找到這類回收標志。一般來說,飲料產品都會用上述塑料來做包裝,但除了PP材料,所有的塑料制品都不能進行加熱,或灌裝高溫物品,否則會釋出有害物質,不能反復使用。
PVC一般用于建材、塑料膜及雨衣等材料,其雖然耐81攝氏度的高溫,但是含有的塑化劑量(又稱“增塑劑”)比一般的塑料要多,如果塑化劑遇到高溫、或者油脂時,兩者將會融合。很有可能PVC材料中的塑化劑就會遷移到飲料中。PVC最好不要用作飲料、油脂類產品的外包裝。#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