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購物包裝,沒有“白色污染”,塑料包裝袋也十分稀罕。
第一次見識塑料袋應(yīng)該是1955年,父母帶我參觀蘇聯(lián)展覽館。位于流花路的這個展館,在五六歲的小孩眼里,宏偉的場館和巨大的機械是沒有吸引力的,在展覽館出口處,憑門票限量售賣的塑料袋包裝糖果、餅干,牢牢地拴住我們的眼睛卻拴不住不斷流出來的唾液。這塑料袋被我們幾個哥們,一直保留到“反修防修”的歲月,并拿出來作為蘇修“文化侵略”的證據(jù)。
塑料袋是奢侈品,那五六十年代的廣州市場上是如何作商品包裝的呢?
水草是主要的綁扎用品,葉菜、豬肉是稱好后用水草綁扎,魚塊是切上一刀后再綁扎以防脫落;豆腐要么自帶器皿,要么售貨員會用上下兩片厚菜葉(如大白菜、君達(dá)菜)夾著再加水草綁扎,油豆腐(廣州人稱為豆卜)、芋頭、慈菇等農(nóng)產(chǎn)品,以及難綁扎的冬瓜南瓜,就用一大鐵針勾引水草串起,更小的如菜豆、菱角之類,就用紙袋裝好水草綁扎。
那時沒有瓶裝、袋裝的商品出售:面豉一分錢或兩分錢,用菜葉裝好,腐乳一分錢一塊沒有包裝,也可以提供菜葉盛放,醬油是自帶瓶子分等級散賣,用竹筒做成的量具計算重量,鹽用紙袋盛裝。
買蘋果、梨子是幫削皮的,售貨員簡直是雜技演員,右手持刀左手持果,雙手極快轉(zhuǎn)動,十秒可削好,然后,把果拋向半空右手的刀對著水果一劈,這果是不能斷開只能與刀緊咬一起,把刀上的水果往盛鹽水的盆子里泡一泡遞給顧客。不練就出這手藝,你也別想在這行業(yè)里混了。至于傳說中的單刀同時削雙果,和雙刀同時削單果,筆者年紀(jì)尚少未目睹不敢妄言。柚子也是用牛骨刀代客去皮去筋拆散,前后也就十來秒,然后水草綁扎。至于多購買的,水果店會提供竹篾編織成的小簍盛裝,這小竹簍是回收的,也就是“借”給顧客使用。當(dāng)然,退回的小竹簍,通常可以換回一個小水果,小孩子爭著完成。
酒瓶的包扎是門技術(shù)活,按瓶子的個數(shù)分嚴(yán)格的操作規(guī)程,綁扎用的繩子是麻制細(xì)繩或紙制粗繩子,提著綁扎好的瓶子就回家,沒有松脫斷繩之虞。
燒臘店的香氣會令路過的小孩駐足,分有汁和無汁。有汁的如燒鴨之類,會把肉斬切好,配送上酸蘿卜開胃小菜,用荷葉水草裹成粽子般。無汁的如燒肉、叉燒,就簡單多了,用紙卷著水草扎起就行。
中秋月餅有“足斤”和“加頭”的分別,后者的塊頭稍大,現(xiàn)在所見到的月餅基本是“加頭”型。包裝統(tǒng)一是四個一起用紙卷著,油水令紙包變得半透明狀態(tài)。再貼上一張紅紙表明生產(chǎn)廠家,用紙繩子綁扎好。節(jié)日前手提著這種土包裝的月餅往未來岳母家跑,是當(dāng)年男青年極向往的。
那年代沒有快餐的概念,盒飯是有的,但我僅在京廣列車上見過。1966年作為學(xué)生的筆者,乘16次列車往北京,火車上吃的飯就是盒飯,所不同的是飯盒是用很薄的木板做成。廣州市內(nèi)小型飯店有賣用碟子盛裝的飯菜,這種飯菜最接近現(xiàn)代快餐了。當(dāng)時比較文雅的叫法是“碟頭飯”,市井的叫法是“捧香爐”,光顧者多是單身漢和搬運工人。粥粉面店要打包也好辦,要么自帶器皿,要么留下押金把碗帶走。
汽水啤酒賣的是液體,瓶子回收重復(fù)使用。
糧油店沒有“袋裝、瓶裝”之類的說法,全部自帶米袋、油瓶,憑證到指定的店鋪交錢放下米袋、油瓶就行了,店員會送貨上門,不另加收費。
雖然現(xiàn)在的包裝五花八門,但我仍然懷念幾十年前的“零包裝”,那么純粹,那么質(zhì)樸,那么素雅,那么技巧……
廖劍豪